近年来,四川省武侯区委认真落实“三有一化”要求,主动顺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完善服务功能,着力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共驻共建的城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坚持上下联动,健全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着力克服传统“单位建党”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制度壁垒,建立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区域化党建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区域党建联席会。充分发挥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作用,整合职能部门力量,联合辖区30余家驻区机关、企业、高校党组织,成立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通过召开会议、集中议事等方式,定期研究区域化党建重点难点工作,强化组织协调,实现区域党建工作“一盘棋”。二是健全“两层三级”组织构架。在街道、社区两个层面,联合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分别建立“区域党员代表会议、区域党委、区域党委办公室”的三级工作网络,实行党委书记“一肩挑”,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地位,做到组织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近年来,街道社区区域党员代表会议协调解决辖区社会管理服务问题145个,开展共建活动200余次。三是完善“1+N”组织设置。在行业系统(园区)和商圈楼宇,探索推行“1+N”组织设置,即:以街道、园区和职能部门为主体,建立1个区域综合党委,统筹区域化党建工作;以企业、楼宇等为载体,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建立N个党支部或党建服务站(点),构建扁平化、全覆盖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形成“聚沙成塔”的合力效应。今年,新建“两新”组织党组织37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3.2%,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100%。
二、坚持共驻共建,完善区域化党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区域党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议事、协调、评议等制度,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真正落地见效。一是建立“双向服务”制度。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分别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双向服务协议书,通过契约形式固化双方互助关系。辖区单位党组织自觉接受区域党委的指导与协调,积极参与辖区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街道、社区定期了解驻区单位实际需求,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抓好环境整治等,积极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实现互助共帮良性循环。二是建立“项目认领”制度。把服务社区、服务居民、服务党员作为区域化党建的重要内容,结合驻区单位实际,围绕民生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梳理形成长(短)期服务项目,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卡,通过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志愿认领,广泛开展党员“1+3”公开承诺活动,不断增强基层服务力量,做深做细群众工作。近年来,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开展下岗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综治联防等常态化共建项目400多个,每年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三是建立“述评公开”制度。坚持开门评议,将区域化党建作为街道、社区书记抓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月走访、季督查、年考评,定期通报工作情况。结合年底述职评议活动,区域党委向驻区单位、党员代表报告党建工作情况,接受代表评议;区域党委成员单位向辖区党员、群众代表报告党建项目完成情况,一事一评,公开结果,评选表彰“先进党组织”、“党建服务明星”,积极营造大抓党建、抓实党建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多元参与,强化区域化党建服务功能。坚持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推进区域化党建的落脚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三社联动”公共服务进网格。持续深化以“网格立体化、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治理机制改革,以街道为条、院落为块,将社区划分为社区、片区、院落、楼栋四级网格,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三社联动机制,制定社区工作清单,厘清社区两委职责,壮大基层社会组织,将139项下沉政务项目从社区剥离,下沉到各级网格,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着力构建“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新型治理机制。今年,我区市场化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资金达3700多万元。二是“契约管理”志愿服务进院落。发挥驻区单位党组织、“双报到”单位党组织资源优势,成立“助老敬老服务队”、“便民服务110”、“杏林风健康服务队”、“美好明天儿童关爱中心”等各类志愿者队伍,通过签订服务协议,实行契约式管理,做到定期、定点到院落开展志愿服务,并将联系方式公示到院落,随时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三是“菜单定制”特色服务进家庭。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制作“服务联系卡”,根据居民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服务菜单,广泛吸收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常态化服务,形成“立足社区、服务居民、特色发展”工作模式。目前,全区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居民服务中心87个,引进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北京慈爱嘉社区养老社等600余家社会组织入驻,定期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孤、老、残人员、单亲家庭儿童等开展日间照料、物品代送、家庭教育观察等特色服务,切实做到服务群众“零阻隔”。
(中共武侯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编:高巍、秦华)
免责声明:本文文章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文章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作出对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