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作 010-68988613欢迎访问明德经纶官网

资讯详情

News Show

商学院正在面临的危机

浏览量:734 · 时间:2015-07-29 15:54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会经常和一些商学院管理者和教授交流。虽然他们在公开场合下表示对商学院的未来很有信心,但私下交流却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一方面,现在招生越来越困难,生源质量和以前相比在下滑;另一方面,现有学员对商学院的满意度也在降低,他们觉得商学院教的知识严重老化,和实践脱节严重。

 

 

 

 
如果说名校的MBA和EMBA还有一个文凭这个“护城河”,那各种总裁班面临的市场冲击更大。有一个商学院教授整理了200多份总裁班的招生简章,结果发现85%的课程近似,76%的师资一样,同质化非常严重。现在的总裁班的学员质量、课程品质和满意度都不像以前那么高了,大家都在拼营销能力。
 
一个机构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第一是“城墙”(客户价值)足够高,第二是“护城河”(差异化优势)足够宽。对于商学院而言,这个城墙就是给会员带来的价值,护城河就是产品本身的差异化。如果商学院的课程不能指导学员的实践,而且高度同质化,这个商业游戏是不可持续的。
 
回到教育的本质上来。那些学员花了那么多钱来商学院读书,除了获得文凭、结交朋友等“附加价值”外,商学院还能提供什么“核心价值”呢?在我看来,商学院的“核心价值”还是给学员传授和商业有关的结构化知识,让他们产生心智模式和行为层面的改变,并帮他们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传统的商学院教育还停留在传授“结构化知识”层面,而且这些课程大都是直接从西方经典课程翻译过来的,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些差异。我并不否认管理知识的通用型,它们统一了学员们的思考框架和沟通语言,但脱离了一定语境(context)下的内容(content)到底能多大程度上指导实践,是值得商榷的。
 
就算是这些结构化知识的传授,也在面临各种在线教育的冲击。试想一下,如果你能通过网络听到来自哈佛、斯坦福的顶尖教授讲述战略、营销和创新时,你还有什么理由去花很多钱听国内教授讲同样的内容呢?MOOC课程在弥补全球知识教育水平的鸿沟,它让全球各地的学生都可以听到国际一流教授的课程。如果国内教授还是在讲同样内容,而且讲得还没人家好,这个职业就很危险了。
 
商学院教育最难跨越两个鸿沟:一是各种理论流派之间的鸿沟,二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各种管理理念日新月异,而且大家都在强调自己很重要,但很少有人能够把这些理论在整个商业图谱中的位置和关系讲清楚。更重要的是,就算你知道了那么多知识,但“知道”和“做到”的鸿沟更大。管理是一门实践,凡是不能指导实践的知识都是存疑的,而商学院学生的实践教育普遍较弱。
 
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亨利.明茨伯格批判商学院是在用错误的方式培养错误的人。商学院以知识性的课程教学为主,导致培养了一些很会分析的专业人士,而非真正的管理者。因为管理是一门实践,不仅要知道一些道理,而且需要心态和行为的转变,而这只靠知识类课程是无法完成的。这是商学院面临的最大挑战。
 
学习应该包括知识学习和行动实践两部分,商学院过于强调知识学习,行动实践的比重偏低未来知识性课程被在线课程取代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为在线学习具有随时随地学习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而线下课程主要做哪些线上课程无法替代的东西,比如智慧共创、体验学习和行动学习。未来不是线上替代线下,而是有效地融合和互补,线上课程偏知识体系学习,线下课程偏心态和行为改变。
 
商学院要完成这种战略转型非常不容易。首先,它们必须要有很深的危机感知道战略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次,它们是要立即开始培养新的组织能力,加大对在线学习和行动学习(体验式学习)的投入力度。再次,它们需要调整组织构架和流程,让组织构架和流程适应管理者学习的特点,他们过来不仅是掌握知识,也需要完成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转变,并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来源:网络)

 

联系

Contact


服务热线 : 010-68988613

办公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工作时间 : 周一到周五 9:00-18:00

明德经纶大学

版权所有 © www.mdjlb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501059号-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