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耕牛和镰刀,工业社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动力机器,信息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信息网络。但是互联网自1986年问世以来,主要用于信息交流和信息媒体,很难称其为时代的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移、云、大、物和3D打印技术出现,人们得以用“互联网+”的方式,渗透到流通,生产,消费各个环节,各个领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全新的信息生产力时代。
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与怎样生产,用什么生产资料生产”。他又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大家可以想一想,“互联网+”磨,将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我认为是以知识中产为首的公平信息社会,也可以叫做信息时代的新社会主义社会。
农业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分散封闭,工业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集中垄断,而信息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关联共享。这就给建立在农业和工业生产力基础上的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甚至将颠覆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三大假设前提。
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第一个假设前提是“资源总是稀缺的”。然而随着新材料、新能源和信息科技的不断突破,包括粮食、钢铁、水泥、能源在内的大部分资源总体上不再稀缺。其中最显著的是集成电路和光导纤维的发明,直接或间接节约了难以计量的物、能资源,国外有研究认为,如果把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光导纤维通信反向替换成机械计算机和铜线电缆通信,那么今天黄铜的价格肯定会超过黄金!
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二个假设前提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即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具有无限占有财富的欲望。但是,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超越低级物质需求,开始追求更高层的精神需求,因为好吃的吃多了也会生病,值钱的奇货可居,终被所累。另一方面,脑科学和演化心理学前沿研究都认为,人的本性绝不是只有自私,而是一个包括利他、互利在内的复杂的混合体,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有不同的侧重。
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三个假设前提是“信息是对称的”,或者说信息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实际上,现在多数发达国家的信息成本(劳动)总投入都远远超过了工业,我国信息总成本也已经达到20%以上,还在快速增长。
我极不赞成有人说传统市场经济理论太完美了,以至于几百年来很难有根本性创新。其实他它既有先天不足,又有后天缺损。比如亚当.斯密的“道德--利己悖论”,一直无解;比如经济危机和两极分化,正在导致社会严重失衡。所以才有诺奖经济学大师布坎南的反思,“经济学在快速发展中迷失了救世的激情和公平的梦想”;另一位诺奖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则说,“始自亚当.斯密,经过两百多年发展的经济学的核心标准竞争模型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经济,其中很多结论都是错误的”。又说“凯恩斯主义和达尔文主义都难以保证市场的长期活力,我们正在接近一种处于两者之间的哲学,它将为未来指引方向”。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斯蒂格利茨还认为,前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探索一种更人道、更平等的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在社会主义经济学家中,也许有一部分人正在在开辟那条鲜为人知的道路”。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是位坚定的市场自由主义的维护者,但是他也曾严肃地提出市场经济的五大缺陷:一是造成周期性经济危机;二是解决不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问题;三是有钱人的子女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造成机会不平等;四是有钱人可以请最好的律师,规避法律;五是不可避免地形成贫富分化,致使社会失衡。但是他的结论却是,与计划经济相比,我们两害相较取其轻,只能接受这种有严重缺陷的市场经济理论。
今天的互联网恰恰给了我们在新型生产力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的机会。首先是价值论的创新,现在有人固守劳动价值论,有人坚持资本价值论,他们都忽略了真正的价值来自“创新和关联要素”。其次是需求理论创新,传统理论只关注物质层面的需求,信息时代,人际交流、相互尊重,以及灵性需求日益凸显,必然也要进入经济学的视野。然后还有新分工理论,新货币理论,新产权理论,新统计体系,新经济伦理,这些都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实践中创新。
有传统经济学者极力反驳说,如果没了资源稀缺,没了贫富差别,还要经济学干什么!我认为,人们摆脱物质匮乏的困扰之后,肯定会更多追求精神需求,同样需要研究如何以更少投入,获得更有效的产出。但是资源稀缺所引致的资本垄断和权力垄断将逐渐坍塌,人类变得更加平等和自由。对商业体系而言,企业将不再简单迎合人类的物欲,而会使更多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健康、教育、休闲产业和高新技术上来。
经济学不会消亡,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必须改变,求解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不再具有现实性,但对于探究人类在自身认知和追求幸福最大化,对于人类不断接近终极目的各类选择,经济学不但继续有用,而且会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现在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现在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不是落后的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矛盾,而是倒过来,是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今天遇到的问题也不是理论超前于实践,而是理论落后于实践。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我们不能身子进入了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零和博弈的旧时代”。
市场经济理论造就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辉煌,现在似乎已走到尽头。所以我们对历史上的经济学巨匠不必苛求,因为谁都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当代人同样不能脱离所处的生产力时代,但是,每个时代都需要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的人!(2015年4月11日在中央党校【互联网+与信息经济浪潮】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有增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