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作 010-68988613欢迎访问明德经纶官网

资讯详情

News Show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浏览量:961 · 时间:2016-06-17 16:34

创业路艰辛,四体不勤的人根本不能称之为创业,但凡真正开始创业,然后死掉的人,都是因为思维上的懒惰。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但很多人往往会忽略思维上的勤奋,并拼命靠肢体上的勤奋来弥补。举个例子,凡在同一件事情上犯两次以上错误的人,以及有拖延症的人,都是典型的思维懒惰。

1、思维懒惰:就是不愿意把一件事情想透彻
 
 

进行逻辑缜密的思考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掌握足够的基础信息(包括额外学习知识来构建必须的理论基础),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不断推敲每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得出结论。

 

很多人会在这个过程中轻易采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并忽略有矛盾的逻辑关系,最终导致结论错误。把事情想透彻,就是抓住事情的本质。

2、思维懒惰:就是不愿对问题设立防范机制

当问题发生后,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追究问题发生的原因,现行的制度、方法和逻辑哪里出现漏洞,根源是什么。

 

并设立相应的防范机制,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或者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的发生。设立防范机制,就是设立流程。

3、思维懒惰:就是思维惯性
 

当别人提出反对意见或挑战时,是否不假思索就反驳?或者你已经学会了谦卑的姿态,习惯性地接受/忽略?

 

对反对意见或挑战的分析,不仅需要套用在自己的逻辑框架下分析,还应尝试打破自己的逻辑框架,尝试用对方的逻辑框架来思考,分析其逻辑的合理和矛盾之处。

 

重构逻辑框架(俗称毁三观)的过程十分复杂,你要尝试去理解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但它会让你的逻辑框架更明确,更牢固。打破惯性思维,就是思维的自我检修。

4、思维懒惰:就是放弃独立思考
 

对“权威信息”不加甄别地采纳,放任自己的思维被引导,这是最危险的情况。

 

原本不应在本文中涉及针对某方的批判,但不得不提出,中国的教育方式在彻底摧毁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它固然在教给我们技能,但同时在弱化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的能力。

 

独立思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迷茫。

5、思维懒惰:就是没有格局观
 

人们常说的要做正确的事、不要做好事,就是强调要有格局观。

 

格局是从眼前的事情跳出来,把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拉长,从历史的角度、全局的范围来分析问题,特定的做法从长远角度,对整个局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没有格局观的人,通常会用自己那点可怜的道德(无论是职业道德还是社会道德)来做伪装。

6、思维懒惰:就是固守旧习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创新,或者别人觉得你不够创新,那么你就是在固守旧习。

7、思维懒惰:就是对知识漏洞的容忍
 

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自欺欺人地蒙混过去,这种状态有另一个说法叫丧失好奇心,或者不好学。

 

解决以上所有问题的方法就涉及勤奋的第三层概念,它的界限比较模糊,既属于体力,又属于思维,叫专注。

 

我认为能够专注的人不存在能力上的不足(甚至可以讲,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取决于他的专注程度),因为专注所产生的能量简直太强大了。

 

举个极端的例子,N个一分钟累加的效应可能永远都达不到一个专注的 10 分钟创造的效应。专注是思维勤奋的一种状态,同时也非常耗费体力。

 
 

联系

Contact


服务热线 : 010-68988613

办公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工作时间 : 周一到周五 9:00-18:00

明德经纶大学

版权所有 © www.mdjlb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501059号-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