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级管理干部培训班上,一位学员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2008年汶川大地震,这位川籍学员身在外地,家里的电话打不通,焦急万分。这时,他接到了来自客户的询问与问候。而其主管,主管的主管,在震后几天也没有打来一个问候的电话。
这位学员在分享案例时,我看到了他眼里有若隐若现的泪花。
有人会质疑,不就是一个电话吗?何须大惊小怪的。
这就是激励,客户予以的是正激励,主管带来的是负激励。
什么是激励?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给激励下了如下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激励就是激发人的真善美,约束就是抑制人的假恶丑。激发正能量,抑制负能量,就是激发活力的本质。
一谈起激励,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金钱,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金钱似乎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果真如此吗?
在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眼里,金钱根本不是激励要素,而是保健因素。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换言之,以物质激励为内容的保健因素,消除不满意,带来满意,只能使员工不会离开公司,而不能保证员工持续地位公司做贡献。
真正的激励要素是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成就、认同、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有人或许会认为学者的书斋里的研究结论不可信,不适应中国的国情,或者不适应“80后”,而现实情况不不如此,在针对中国企业员工激励要素的相关调查,也再次证明赫茨伯格激励理论的成立。成就、挑战性工作、认可与尊重、关系的和谐、职业提升等同样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激励要素。
我们的员工并没有掉到钱眼去,我们的管理者也不要认为金钱是万能,花钱买不到真正的积极性,花钱只能买来唯利是图的小人。国人有一个传承很久的价值主张:为朋友两肋插刀,士为知己者死,不是钱的事。
非物质激励与物质激励一样,同样重要!
物质激励是必要的基础,但它有刚性,会惰化,产生沉淀;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犹如核碰撞和核裂变,产生出巨大的能量。
不管是物质激励,还是非物质激励,都应力出一孔,导向员工的活力激发、潜力挖掘和持续地创新。
物质激励:如山,如父爱,厚重,刚性;非物质激励:如水,如母爱,温暖,柔性。
员工获取的物质激励来自于公司,决定于公司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管理者能够给下属带来的只有非物质激励。
与物质激励相比,非物质激励的成本代价更小,但效果更大,更持久,边际效应是递增的,而不是递减的;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封邮件,一个短信,都是非物质激励,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当然,唬凶骂也是非物质激励,只不过是负的非物质激励,恶语一句严冬寒,可谓一句话,一辈子,把朋友变成了敌人,把朋友变成敌人易,把敌人变成朋友难。
中国古人荀况言: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干部大会上有一宣传画:非物质激励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斯言诚也!人没有优点,没有缺点,只有特点。每个人都是小宇宙,每个人都有大能量,但都需要激发。
当然,激励他人不仅仅是管理者的工具,被激励的对象不仅仅是下属,还可以激励上级,激励同事,激励一切可以激励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被激励的需求。另外,千万别忘了,还有自我激励。
物质激励依据的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制度,非物质激励来自于管理者的领导力。制度的衡量标准是科学与理性;而领导力的衡量标准是人性与艺术。
伟大的领导者都是激励大师,更关注人和人性,能够持续地影响其追随者;而平庸的管理者更多的是眼中有事,目中无人,最后变成了“伟大的个体户”。
有效的非物质激励不是工艺,是艺术,因此需要潜心的感悟,领悟,应坚守“唯悟主义”。
非物质激励无定式,无大全,无宝典,无秘籍,它基于人性,基于动机,基于心灵,基于需求,基于真诚。直达心灵,直达人性。
有效地非物质激励的核心在于胸怀他人的品格,那种为激励而激励,出于个人私利的所谓激励,肯定是矫揉做作的与虚情假意的表演,假以时日,总有穿帮的时候。
非物质激励有一条基本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