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作 010-68988613欢迎访问明德经纶官网

资讯详情

News Show

中国企业大逆转:从机会成长、野蛮生长到战略成长

浏览量:930 · 时间:2017-11-09 10:49

人生就是要与“高手”过招,与正能量的人为伍。于我来说,人生中最大的收获,是能够始终与这些“高手”同行,并能够通过与各位学者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向企业家学习,因为管理就是实践,实践才是我们最伟大的老师。

 

常识常坚守,常识亦常新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回归常识(注:2016年度第四届华夏基石十月高峰管理论坛)。陈春花老师说,这是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未来必将充满了不确定性。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种不确定,只有以常识应对管理的变化,以确定来面对未来。

 

而我则始终赞同一点:要认识常识、敬畏常识、坚守常识。吴春波老师所认为的华为成功之道,也正在于此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并不新颖,但华为是真正能够深度践行这一理念的企业,是最能够坚守这一常识的企业。反之,凡是不能坚守客户价值,养懒人、养闲人、养庸人的企业,遑论持续的竞争能力,甚至能否持续活下去都是问题。所以我们说,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是企业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常识。

 

当然,在互联网技术、共享经济和知识经济大潮涌动的今天,我们的常识也需要更新。传统的常识认为,人与组织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但是现在,这一关系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对资本来说,劳动未必是受雇佣者,在知识型企业中,在某种意义上,资本也在被劳动所雇佣,所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了相互的雇用关系。那么,这种人与组织关系的改变,就是实践为我们提供的新的管理常识。

 

我曾去过海尔等家电企业的智能无人工厂,它颠覆了我们对工厂、车间的传统认识。曾经几千人的工厂,现在只有一二十个工程师,在整个生产车间基本见不到人。工作现场的基本常识,分工、上下工序人的配合,工作的节拍、节奏这些最基本的常识已被颠覆,变成了机器与数据的关系。这个时候,我们的管理常识要不要变?肯定是要变。因为管理就是实践,而实践则需要常新、常变。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被普遍认可的规律就是常识,而坚守常识自然也需要有时代性,也要与时俱进。

 

中国企业从机会成长到战略成长

 

 

一、转型期中国企业成长突围的难点在哪里?

 

第一难:拒绝脱离成长惯性,改变舒适区

 

当前,大家都在谈转型变革的问题,那么对中国企业而言,这其中最难的难点是什么?我认为难点来自于中国企业过去成长的惯性。中国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按照某种逻辑,按照某种曲线在发展的,并且已经形成了习惯。而习惯了某种行为方式以后,人或者企业就进入到了一种舒适区,改变它,就意味着要从舒适区里跳出来,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企业而言,都十分痛苦。所以,人要改变习惯、组织要改变习惯,尤其是对于一个成功企业而言,要改变过去成功的惯性,显然都是异常艰难的。

 

第二难:企业家自我超越何其难

 

对于一个成功企业而言,企业持续成长的最大瓶颈是企业家自身,是企业家难以自我超越。革别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难!在企业中,最难改变的往往是企业家,他们很难实现自我超越,所以,企业家自身的变革才是企业变革的第一瓶颈。所以,对一个成功企业家而言,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要素,除了创新、敢担风险,就是自我超越。任正非的伟大除了其远大的追求、博大的胸怀、更在于其有自我批判精神,有自我批判精神,企业做大以后,企业家就不会狂妄自大,就能不断自我超越!

 

但无论何种转型和变革,都要回归客户价值这一原点。客户价值的创造最终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价值。我认为,转型变革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与价值,即客户价值与人才价值。这两个价值是并行不悖的。

 

二、对中国企业成长的反思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企业一直在按照某种习惯在成长。尽管在市场规则和秩序不完善的前提下,很多企业实现了成功,但是这种成功本质上是一种低效规模成长。它们依靠的是机会成长、野蛮成长、泡沫化成长等等

 

1.机会成长,即机会主义导向、盲目成长。很多企业不愿意为未来做长期投入,尚未站稳脚跟就试图四面出击,战略不聚焦、盲目多元化,赶上了机会,就大捞一笔,然而并没有产生持续成长的动能;

 

2.野蛮生长,即不遵守规则、不敬畏规则、不遵守常识、没有底线、无道德约束的疯狂成长。为成长而成长、为规模而规模;

 

3.泡沫化成长,即盲目追求规模,不断制造泡沫。但是,这类企业并不清楚规模化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只能导致低效成长,出现“大而虚”的“三无”企业(无技术、无管理、无品牌),“三低”企业(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低价格战、低盈利能力),“三粗”企业(粗放式的资源投入、粗放式的管理、粗劣的品质)等等,这恰恰是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原因。

 

正是因为长期的低效成长,导致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大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大量破坏环境的高污染的产品充斥市场,所以,改革要从供给侧开始发力,改变这种低效的发展模式。

 

三、洞见未来,中国企业成长转型

 

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做,才能实现转型成长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说,企业要实现成长转型,要实现以下四种成长,其难度是非常大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但这是我们成长转型的方向:

 

从机会成长到战略成长

 

从野蛮成长到文明成长

 

从泡沫成长到价值成长

 

从低效成长到有效成长

 

四、企业能否转型、如何转型?

 

企业能否转型,首先取决于企业家自身。我一直认为,高品质的产品首先来自于企业家与高管团队对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不懈追求,这是企业最根本的价值导向。如果企业家本着“捞浮财”“快速发家”的思路,企业则不可能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产品与服务,更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去。

 

因此我们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取决于企业家的供给领导力。只有企业家具备了这种领导力,企业才具有了转型的基础。

 

因此,企业的经营理念一定要从单一的规模追求转向有效成长,要从盲目做大转向做真、做专、做精、做好。需要企业家从机会导向真正向战略思维转型,从打造百年老店的思维出发,致力于打造好的产品。化投机取巧为发育核心能力,用真材实料、用工匠精神打造最好的产品。

 

做企业要有信仰,企业家要有操守,要回归客户价值,决不做假冒伪劣、不安全、不环保的产品。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高品质的产品,需要企业家对技术、人才、管理舍得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要从个人能力转向靠机制、靠制度、靠组织去经营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的高层领导力成为转型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

 

五、中国企业家的八大转型

 

所以,我们在几年前就提出,中国企业家至少要实现八大转型,即:

 

1.从企业的所有权角度的转型:过去的企业从属于老板个人,是“我”的,现在要转型成“我们的”企业的理念,构建共创、共担、共享的公司治理机制;

联系

Contact


服务热线 : 010-68988613

办公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工作时间 : 周一到周五 9:00-18:00

明德经纶大学

版权所有 © www.mdjlb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501059号-3,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