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任何好的公司、好的文化、好的团队、好的管理系统,领导人一定要作一个带队往前走的角色,该冒险就冒险,该往前走还得往前走,不能自己玩自己的,公司啥都挺好,也挺团结,就是战略没走对,这不行。”
刘东华:在我眼里,好像就没有让宁总为难的事情,每去一个地方都能带来从根本上的变化。您是否也曾经遇到过让您觉得为难的事情?
宁高宁:首先企业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即使不来它也会积累,历史都会往前走的,只不过走的方式不一样。在很多层面上,如果没有今天这些中化人做的这些事情,事情就难,有他们,事情就不难了,而我只不过是承担了点责任,增强了些信心,尽量给他们一些鼓励。 中国人了不得,不用钱,你只要和他们说一句“兄弟,干得不错!”,你也许并没在意,但他们会记在心里很久,这就是人心换人心,这是一种文化环境,有些人可能觉得自由去赚大钱很好,但也有些人觉得在国企里找到了一种能发挥自身价值的成就感和满足。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在国企里面我们只能说过体面生活,尽管工资不高,但比如在泉州,他们看到参与建立了一个工厂,它拔地而起,这给他们带来了满足,他们受到了激励与奖励。而公司里真正让每个人觉得会被公平对待,他就没有怨气,职务也好、奖励也好,让他没有怨言,这也是重要的。 任何好的公司、好的文化、好的团队、好的管理系统,领导人一定要作一个带队往前走的角色,该冒险就冒险,该往前走还得往前走,不能自己玩自己的,公司啥都挺好,也挺团结,就是战略没走对,这不行。比如韦尔奇之后的GE,各方面也许都太完善了,韦尔奇治下的狼性越来越少,看什么都觉得有风险,竟然就这样错过互联网的发展。这些年间股价已经掉了四分之三,很残酷。所以对一个团队来说,必须均好性很强,人很好、很团结、很廉洁、战略性很强……这些素质只有样样都好,公司才能好,难就难在这个地方。中国人讲天时地利人和,在真正适当的时机做重要的决定,这才是公司发展最核心的东西。有人说战场是打出来的,现在战场都没了;有的项目研究了半年什么方面都挺合理的,然而却产能过剩了,这就是决定没有做对。 王伟斌:前两天我看了一条新闻,宁总把科学至上和智慧住宅也融合到了一起,能否介绍一下? 宁高宁:中化做地产不是卖砖头卖水泥,金茂府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植入了科技的因素,第一个特点是关注环境,温度、湿度、空气、噪音等居住环境,比如毛细管网、水的处理、空气中PM2.5的处理,这些在国内并不多,大多是买房人自己在装。 第二个特点就是智能化,房子是活的,他会给你做饭、泡茶、开灯、回应,目前金茂推出了金茂府2.0版本。我们认为,如果只是做普通的地产,只是卖一栋楼,那就是卖水泥砖头,这样的地产我们不做,我们要做有科技含量的,跟上技术的发展。 现在说到创新,很多人想到的是体制创新、机构创新,而我们现在说的创新,基本就是产品创新,其它的都是为了产品创新所作的准备活动。产品拿出来,客户有没有真正感受到产品更好了、物有所值了,竞争对手是不是感到你的产品是有竞争力了。 徐井宏:宁总管理过中化集团、华润、中粮等这么多央企,毫无疑问每一个企业做到成功都是由于真正遵从了市场规律,把企业变成一个市场化的企业。而我觉得国企现在的问题是很难真正市场化。请问宁总在推进市场化的过程中是不是也遇到过一些困难? 宁高宁:我认为今天中化本身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占到80%以上,那80%部分,其市场化的程度甚至大大高过我们并购的国外企业。所以中国人的创造力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中国国企的创造力还会继续往前走。而国企目前要改革到什么程度,第一是要搞清楚国企的战略作用是什么,不能什么都要。第二还是要从股权制度上进行根本改革。改完了以后还一定要在章程中说清楚,这个其它所有制的企业到底有什么权利。再从企业内部来看,股东真正应该管的人,就是一个人CEO。 我是中化的50后,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我们这代人经过了插队、当兵、上大学的过程,我们对国家的感觉和对生活的感觉,与现在的80后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了这么多进步,我们很知足,但我们不能要求别人都这样,还是要培养信任,这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到企业组织都要发挥作用。 一个企业不赚钱是不是就是不好,一个企业赚了1000亿是不是就好,要对这个企业的行业、战略、发展、可持续性有所了解,看这个企业对社会的作用、有没有科技含量,而不是只看业绩这个数,只看有多少资产,是不是保值增值。此外,即使是数字也有准不准的问题,数字不准也没用。所以,在目前大的环境改变不了的情况下,中化内部也正在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去做,中化公司内部的文化更喜欢竞争。 王文京:这两天我确实很震撼,震撼的不光是咱们基地的规模,更震撼的是中化的战略创新和管理,以及运营系统。昨天去接我的一个中化的小伙子,大学毕业两年,我和他聊天,他说他每周要考一次试,对运营的管理是相当严格和扎实的。 刚才讲到一个话题,民企和国企的合作有混改、合资、业务合作等方式,整体来讲我们民企整体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但确实有一些民企在各自领域里还是有一定水准,民企后续的发展需要借助和结合大型国企的资源,我们也希望有机会发挥我们所在领域的基础和优势能够参与进来。 最后我想问,刚才张伟总报告里面讲到,关于科学至上的转型,你们这次梳理战略开了三天三夜的会议,三天三夜的这个会是宁总有了一个思路策略,你们在这个基础上讨论的,还是说大家发散讨论,然后慢慢形成的? 宁高宁:我写的这篇文章,是因为中化走到了这一步,中化团队的基础、业务的基础、产业的方向和大家心所向往对进入一些新行业已经有了一些共识,这也给我带来了启发。今年春天的一天北京下了一场雪,我跑到国贸的一家咖啡厅在那坐了整整一天,写完了这篇文章。 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如果企业业务进步了,企业员工没有进步那就不叫进步,真正的成绩是员工在企业中得到发展,这样组织才能得到发展。当员工真正参与到公司发展中,就想用心把它做好,公司决策是充分听取了大家意见之后做出的,这样的决策在执行时,就不需要在团队中做出更多的解释。中国人说“慎独”,一个人独处不受他人监视时,守本分很难,两个人就相对容易,要把十个人放在一起,他们就不会去干坏事,他们一定想出一个好事出来,每个人都会比高尚、比承担,这个时候,一旦正向的组织行为成为一个潮流,就会形成一个正向的文化氛围,反过来对企业组织也会带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