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领导力”这个词,最大的误区就是,把它理解成“领导才要具备的能力”。
但领导力的本质是行动,是带领团队实现目标。把领导力定义为行动,让我们有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可以发挥领导力,每个人都能够发挥领导力。
一、不做领导,如何发挥领导力? 1. 对领导力的研究有不同的路径。有人注重研究领导者的品质,有人注重领导者的能力,有人注重领导者的风格,有人注重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关系。但是横向领导力告诉我们:领导力从来都和头衔和职称无关,谁能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同事、资源参与协作,谁就是这个团队事实上的领导者。 2. 第一步:用四象限法思考问题。遇到问题,可以从四个角度思考:现在问题是什么、导致问题的原因有哪些、怎么解决问题、基于当前情况,具体要怎么做。这四个角度连接了问题和答案、理想状态和现实情况,能最大限度凝聚共识。下次面对大家意见不统一、无法做决定时,不妨引导大家这样思考。 3. 第二步:明确目标。如果需要他人参与协作,最好让合作者在行动前就明白自己要怎么做,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比如组织一场会议,最好在开会前就给所有人一封邮件,解释清楚会议要讨论的具体内容,让他们都能有所准备。 4. 第三步: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是亲自示范,你想要对方怎么做,自己要先变成这样的人。其次,多用开放式提问,而不是封闭式问题。比如“明早8点开会好吗”,就不是好问题,虽然是问句,但已经预设了答案。相反,“明天几点开会呢”,就更容易让人接受。 二、卓越的领导要做好哪些事? 1. 领导力的本质是行动,是带领团队实现目标。再延伸一下,因为这种行动也是责任,而且需要产生成果,我们也可以说领导力的本质是责任和成果。因此,领导力的本质是你做什么(行动),而不是你是什么(职位),或者有什么(品质或能力)。这不是什么新奇的论点,领导力领域的许多学者和老师都持这样的主张。 2. 第一句话:“我不知道”。这句话说明你已经放弃单打独斗,开始动员其他人去共同解决问题。因为“我不知道”,所以团队里其他成员就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当然说这句话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已经拥有权威”。 3. 第二句话:“你觉得呢”。优秀的领导者,会经常说“你觉得呢”,而不是“按我说的来”。多问“你觉得呢”,不仅会有效激发他人的主动思考,而且还有助于和团队成员建立一种更广泛的关系。 三、怎样才能避免决策失误? 1. 我们大脑是很懒惰的,经常会诱导我们掉入决策陷阱。 陷阱一:误导性判断。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古人在告诫后人在决策时不要单方面的去听取某些人的意见,比如说自己手下有两个人,他们在工作中容易起矛盾,而你又不能判断谁对谁错,那这个时候就需要实事求是的去听取每个当事人的想法,在做出合理的判断才不会导致决策失误。 2. 陷阱二:不适当的个人利益。巴菲特曾说:“永远不要问理发师自己要不要理发。”决策是受利益影响的,但领导者可能并不自知。所以当你询问他人意见时,一定要考虑他的利益是否和决策密切相关,再考虑要不要采纳。 3. 陷阱三:不适当的情感依附。对人或者事物的感情,会影响决策结果。韩国三星公司在90年代就吃过一次大亏:董事长是汽车发烧友,一心想实现“生产汽车”的人生理想,没有客观判断就贸然进军汽车产业,导致集团亏损严重。所以最好能引入监督机制,最小化领导者在决策中的个人偏好。 四、如何领导团队化危机为生机? 1. 如何化解危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危机准备:成功企业的经验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不给失败留下任何借口。在装备装备上,使用清单管理法将所有内容全部进行梳理,逐条对照检查,尽量避免遗漏;在能力准备上,团队合作是准备的重要内容,要通过重复练习让工作程序成为每个成员头脑中的固定模式。除此之外,还要对自己保持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能够采取与能力相适应的对策,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化。 2. 危机应对:团队合作。对领导者来说,要懂得放手,让团队来共担;对团队其他人来说,补位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任何岗位的员工,除了努力完成本岗位工作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要成为应对危机的“承担者”和“参与者”,而不能成为“旁观者”。 3. 危机重建:能从挫折中迅速恢复,是卓越团队的共同特点。应对危机时,要考虑周全;一旦做出决策,就要把其他选项抛诸脑后,全力执行。如何打造一支决策时“抬头看天”,执行时“埋头苦干”的团队呢?领导者要带领团队学会三件事情:先行动起来、反思行动的结果、总结可以改进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