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趣头条发布三季报。财报显示,趣头条前三季度共实现16.95亿元收入,15.48亿元净亏损。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9.77亿元,同比增长520.3%;净亏损为10.33亿元,为去年同期1146万元亏损的90.17倍。
三季报显示,趣头条91.73%的收入为广告收入,整体业务毛利率高达84.26%。但营运费用的大幅增长带来净亏损,前者包含研发费用、销售和营销费用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
今年第三季度趣头条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4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678.9万元,主要因股权激励支出7.18亿元,其中大部分为今年1月部分联合创始人所订立的股份限制契约相关的一次性费用。
除7亿元的股权激励以外,趣头条的单季销售及营销费用再创新高,拖累利润,今年第三季度达10.45亿元。
趣头条的销售和营销费用由用户奖励和广告营销两部分构成,2017数据显示,销售费用中的84.8%为用户奖励,即用户通过签到、答题、阅读、拉新等互动获取可以提现的金币奖励。
过去两年,趣头条营销投入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5460万元到2017年的4.95亿元,从今年一季度的3.63亿元到三季度的10.4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趣头条销售和营销费用共18.82亿元,为收入的111%。
用户奖励的效果通过DAU(日活跃用户数量)立竿见影地得以体现。
今年第三季度,趣头条的平均DAU为2130万,较上一季度的1260万增长69.1%。时长方面,每DAU平均每天花费的时间为55.9分钟,比上一季度的47.0分钟增加了18.9%,比2017年同期的34.0分钟增加了64.4%。
日活增加推动着趣头条广告收入快速增长:2016年,趣头条广告收入为5788万元,2017年增至5.13亿元,今年前9个月未经审计的16.95亿元,趣头条用业绩讲述了一个光鲜的资本故事。
用“烧钱”换取流量,再用流量换取广告费用,这并非趣头条首创的商业模式。其中决定盈利与长期发展的关键是:“烧”多久?是否能控制收支平衡?“烧钱”停止后,应用获取和留存用户的能力如何?
DAU从1260万增长至2130万的“代价”是,趣头条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从上季度的4.74亿元增至第三季度的10.45亿元,增幅120.46%。
再往前看,去年第三季度,趣头条的平均DAU为650万,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38亿元。与此相比,趣头条在一年间的DAU增长了192%,而单季度销售营销费用增长了660%。
对于第三季度激增的市场营销投入,趣头条CFO王静波11月12日回应分析师提问时称,市场营销支出由用户参与成本和用户获取成本构成,“实际上,我们正在积极控制用户参与成本,所以我们认为将来用户参与成本在营收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渐下滑;至于第二部分,也就是用户获取成本,我们的确认为这是在投资未来。”
搜狐财经“公司深读”通过公开数据梳理了趣头条往季的营销费用与日活,发现其营销费用增长率与平均日活增长率呈现出整体正相关的趋势。
2018年第二季度,趣头条的营销费用为4.74亿元,较上一季度的增速相对放缓至30.66%;同期趣头条日活为1230,增速为8.85%,远低于第一季度的18.95%增速。2018年第三季度,营销费用大增120.41%,平均日活随之大增73.17%。
大手笔的营销投入并未有停止或减缓的迹象,随着收入水涨船高,未来还将增加。
趣头条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在11月12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中回应分析师对于未来获客投入的提问:“ROI(投资回报率)是一切决策的关键,只要ROI令人满意,我们会在几个月内展开投资。我们觉得这件事很值得做,除非明年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就目前而言,我们并不准备缩减在这方面的投入。”
2017年第三季度至今,营销费用每个季度增长逾1亿元,营销费用占总收入比重80%以上,由此拖累净利润,至今尚未实现盈利。
11月12日,趣头条大跌12.92%,报5.19美元(约合36.11元人民币),总市值为14.7亿美元(约合102.28亿元人民币),较9月14日初上市的45.24亿美元(约合314.76亿元人民币)已“缩水”6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