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是世界第七大港、集装箱世界第八大港,我国第二大外贸港口,已经有119年历史。作为国家特大型港口,青岛港始终坚持将建设学习型港口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不断增强学习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他们最重视的是学习,下功夫最大的是学习,体会最深的是学习,收获最多的也是学习,学与不学不一样,抓与不抓不一样,真学真抓真干出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推进生产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带领广大职工“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持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和以“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五学”活动,凝聚了发展合力,推进了港口发展,改变了职工命运,青岛港与广大职工都成为了学习的最大受益者。学习激发的力量与学习带来的成效,使港口既成为广大职工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又成为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走出一条“靠学习转型升级、靠创新科学发展”的强港之路。主要做法:
一、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发展合力
多年来,始终坚持一元化指导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干部职工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港意志,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一个信仰、一个声音、一个劲头,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信改革开放不动摇、坚信国有企业一定能够搞好不动摇。举办了落实“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定信心、战胜危机、科学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省市会议精神”、“ 2011年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等学习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在理论上、实践上永葆先进性。今年以来,又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学习,引导全港职工学党史、学毛主席“两论”,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上加深理解,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看待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以青岛港企业文化为载体,每年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每月开展“211”(各支部、党小组每月2小时学政治、1小时学安全、1小时学业务)带薪学习和主题班会活动。创新思想教育形式,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近年来组织了300名老革命、老模范、老码头组成的“三老”报告团深入全港各单位,面对面讲历史、讲传统;组织“三百”、“三千”乃至万人报告团,在集团内部巡回宣讲。举办先模事迹报告会,14位不同层次的先模代表登台宣讲,唱响“共产党好、伟大祖国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青岛港好”的主旋律,全港职工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和港口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与共同的愿景,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永远报党恩,挺起了工人阶级的脊梁,凝聚起了国企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立足岗位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始终紧密结合港口实际,以“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实现港口全面发展为目标,持续开展“五学”活动,做到学习理论与运用理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打造一支“饱含爱国热情、勇于追求真理、具有务实作风、善于团结协作、积极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业绩”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实现了职工和企业的全面发展。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练什么、精什么”,改革开放30年来,年年组织全员岗位脱产大培训,打好学习持久战。2009年以来,组织142名集团管领导干部进行了三个月昼夜兼程、头悬梁锥刺骨的高级研修班历练,学习党的重要理论、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现代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六大模块40多门课程,全体学员每天学习十七、八个小时,在优化知识结构、开阔思路、把握规律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推动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举办了3665人次的管理人员参加的每期15天的中级研修班历练。今年组织全港2万多人分期分批参加140个专业的集中脱产培训,目前已耗资2000多万元开展了五期每期10天的“千人大培训”。同时坚持“请进来、走去出”,先后选派2700多人次到国内外先进港口学习考察,选拔1800多人次到高等院校强化培训,邀请280多位院士、专家来港举办各类高端讲座。
结合港口实际,以学习提升素质为根本,大力加强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农民工“三支队伍”建设。对知识分子建立港内职称体系和评价标准,提升岗位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组织技术工人常年开展导师带徒、操作技术大比武和考工晋级,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特别是对于农民工,不仅待遇上与正式职工同工同酬,成才上更是打破瓶颈,让学习、工作成绩突出的农民工晋升技术等级,共评聘初级工1194人、中级工631人、高级工912人、技师30人。并且开创全国先河,在农民工装卸工人中选拨193人评聘职称(装卸工艺员、助理装卸工艺师和装卸工艺师),享受相应的职称补贴,推进农民工实现了“四个根本性转变”(由技能匮乏向又红又专转变、由挣钱吃饭向实现价值转变、由短期务工向当家作主转变、由打工者向新时期产业工人转变)。
坚持“在青岛港只要肯学肯干,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德才兼备”的学习观,“学习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人才”的敬业观,凡在青岛港工作的,无论是种地的、扛包的,还是院校的、军营的,人人都大有作为,人人都可成才。通过常年坚持学习,广大职工素质逐步提高,由过去77%的职工、12000多人只有初中以下学历,发展到现在的以5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6000多名技术工人为主体的高素质职工队伍,80%以上的技术工人都成为了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装卸工出身的许振超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杰出代表、全国人大常委;知识分子郭志渝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技术工人徐青荣、唐卫成为“全国技术能手”,邵泽山成为“全国优秀青年技师”;农民工皮进军成为“十大全国杰出进城务工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全国青联委员,农民工徐万年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并走向集团合资公司党委书记的重要岗位。
始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用坚持不懈的学习推进港口又好又快发展。港口通过能力不足,就向学习、向练兵要能力、要效率。先后涌现出290多个员工品牌和1500多个绝活儿,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8次、铁矿石接卸“孙波效率”14次刷新世界纪录,开启了生产效率的“秒时代”。“十一五”期间,港口完成吞吐量14.5亿吨,集装箱4945万标准箱,均比“十五”翻了一番还多。用全国沿海港口1.3%的码头岸线干出了6.9%的吞吐量,创造了高效集约、科技驱动、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
结合实际,将科学发展观分解为“七大发展”(安全质量发展、节约发展、环保发展、效益发展、建设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六型港口”(自主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管理精细型、亲情和谐型),“十一五”期间,港口为国家上缴各种税费106亿元,创造了131亿元优良资产和1700多亿元的海关入库收入来源,连续七年保持上缴地税青岛市第一,连续三年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占青岛市的一半以上。连续五年蝉联中国企业效益200佳,荣膺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三、学习推进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结合港口实际,大力实施科教强港、科技强港、人才强港战略,推进创新型强港建设,把学习培训做“转方式、调结构”的源动力,实现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强港的转变。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谋划创新思路。多年来,集团党政领导“努力作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向广大职工承诺“向我学习、向我看齐”,坚持“五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职工、面向市场、面向货主、面向外部)、“五到现场”(领导工作到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到现场,生产组织到现场,设备管理到现场,思想工作到现场),“5+2”(5个工作日加上2个双休日)、“白加黑”(白天加晚上),自觉站在“三高”(高风险、高压力、高动力)第一线。连续23年深入装卸一线跟班劳动调研,在每年冬天最冷、夏天最热的时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年集中30多天到一线跟班劳动调研),坚持研讨式、现场办公式的学习,总结职工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永葆本色,创新思路。面向“十二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了建设“六型港口”,加快“七大发展”,促进“十大转型升级”(核心竞争力、港区功能、物流建设、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低碳环保、管理效能、队伍素质、共建共享)的总体思路,为港口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集团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评为“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中央党校“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暨国有企业学习与创新发展研讨会在集团隆重召开,对青岛港领导干部带头学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肯定。
二是长效机制激励学,增添创新动力。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健全人才工作机制,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的指示要求,定期召开科技大会,特别是2010年召开了青岛港第六届科技大会,出台了鼓励学习和创新的六大长效机制。建立四级培训机制,投资4亿多元建设港湾学院,构建起了“集团有中心、公司有基地、科队有阵地、小组有园地”的学习平台。建立带薪学习机制,让广大员工拿着工资学习。建立日常学习机制,做到“五有”、“四个落实”(有教室、有氛围、有电化教育设施、有书籍、有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安排、内容、人员和时间),开展好“五个一”活动(组织职工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每季度一次大课、每半年一次学习交流、每年记一本学习笔记、提一条创新生产工作建议或取得一项创新成果)。建立鼓励自学机制,对自学取得大专至博士学历的员工分别给予1600元-10000元的奖励。建立学习成效跟踪机制,坚持“保教、管用、跟踪”,定期研究分析,确保学习教育落地生根。建立优秀人才激励机制,定期对评选出的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给予重奖,让德才兼备的员工名利双收,在去年第六届科技大会上,来自各条战线的10名突出拔尖人才、53名突出贡献人才和十一大类共计237项突出成果受到了隆重表彰和奖励。
三是破解难题实践学,推动创新发展。坚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围绕制约港口转型升级的瓶颈,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破解发展难题。
坚持信息化建设升级战,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率先建成了国内沿海港口规模最大的EDI中心;集成度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生产指挥中心;功能强大、覆盖青岛地区的物流信息中心;年年开展“千项软件”开发,把软件开发从专家的手中解放出来,成为广大员工的新式武器,“用鼠标革了铁锨的命”。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港上下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提出了“科学发展不动摇,增长指标不动摇,造福职工不动摇”,转变港口发展方式,在全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同比下滑的情况下,集团主要指标均逆势上扬,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5.1%,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7.5%,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4%。
针对制约港口转变发展方式的“确保安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缩短在港时间”等“五大难题”,鼓励职工立足实践、岗岗学习、人人创新、零距离创新,广大职工自己动手解放自己,群众性创新创效成果硕果累累。技术工人李殿信看到拆卸轮胎费时费力,研制出轮胎压胎机,轻轻一按电钮就将100多公斤的轮胎拆卸完毕,用“电钮革了大锤的命”;司磅员王琳琳练就了“琳琳快磅”绝活,将每辆车的称重时间从36秒缩短到33秒,一年可以多通过上万辆矿石车,多疏运60万吨矿石;拖轮船长周学良创造了“学良节油”工作法,3年节约燃油287吨、220多万元,被树为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去年10月份,青岛港码头工人代表中国港口,在全球253家用户、100多个著名港口中脱颖而出,走上美国斑马公司(Zebra)全球企业用户峰会,向欧美发达国家宣讲青岛港智能拖车调度系统运行经验。“十一五”以来,青岛港共完成科技创新和工属具革新成果1500余项,获得专利权131项,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21项,对外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0项,累计完成群众性“千项软件”开发成果5800项,推动了青岛港从第三代港口向第四代港口迈进。